最常見的餃子形狀是月牙形的,有些像耳朵的形狀,因為在民間有一個傳說,如果冬至那天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所以沿襲舊俗,很多人都會把餃子包成類似耳朵形狀的。母親為了刺激我們姊妹幾個的胃口,除了在餃子餡上下工夫之外,還會在餃子的形狀上做嘗試。比如將餃子皮放入餡之后,相互交錯著打褶皺,然后再捏在一起,到末端剩下一點空隙的時候,輕輕一揪,再用綠色的小韭菜葉點綴在凸出的部位,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小老鼠餃子就趴在我們的面前了;或者將兩個餃子皮之間盛滿餡之后對壓邊緣,再用家里拿高粱桿制作的拍子在餃子皮的邊緣壓下很多道道,遠看,似太陽發(fā)射出光芒隱隱閃爍……
隨著記憶中那些溫馨片段的涌出,饑餓感也越來越強烈。終于等到了下班,飛一般地跑到母親家里,推開門,哥哥姐姐已經(jīng)圍坐在飯桌旁了,桌上熱氣騰騰的餃子正不停地冒白氣,陣陣香味撲鼻而來,這次母親做的餃子外形更有創(chuàng)意,一個個餃子比核桃稍大一些,中間似用牙簽壓了一道,一顆心的造型就出現(xiàn)了,母親又將一顆顆小心圍成了大的心形圈圈,這么一層層地擺開去,煞是好看!
“?;丶铱纯?,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盼個團團圓圓。”忽然想起陳紅的這首歌,心里甚是愧疚。這么多年來,我們兄妹幾人總是忙于應(yīng)酬自己的事情,在老人打電話讓吃團圓飯的時候,老是湊不齊,但卻從來不曾聽她抱怨過什么。母親不善言辭,可從這餃子里我讀懂了一個母親對兒女的熾熱的心和那份渴盼團聚的期待!